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十大精彩抢先看
    2017-06-08 09:41:30    来源:中国文化报

    遵循“走进生活、活态活力”理念的本届非遗节,以“世界风、中国节、中国戏、中国艺”为主线举办系列活动,精彩不断,亮点纷呈。
    一、首次举办“一带一路”国家手工艺展
    本届非遗节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首次举办“一带一路”国家手工艺展,邀请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土耳其、泰国、日本、尼泊尔、伊朗、印度、缅甸、喀麦隆、马里、乌干达、新西兰、斐济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展,展现国际工匠精神,推进国际手工艺交流互鉴和文化贸易。展览分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和工业的结合两大类。
    二、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成果检验
    本届非遗节首次设立“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暨研培计划成果展”,旨在总结2015年至2016年研培计划和传统工艺工作站的成果,将其优秀作品集中向公众展示,让观者近距离接触多样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次展览呈现的作品全部从57家研培参与高校和5家传统工艺工作站推荐的1500余套作品中选出,共680余套。展览包括研培计划成果展、传统工艺工作站成果展等板块。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年轻一代传承人的作品,这些作品体现出新一代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富于创造力的阐释,也体现出他们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三、高手云集,首次举办非遗项目竞技展
    本届非遗节打破常规,创新举办非遗项目竞技活动,首次采取不同于展览、展示、展演的竞技形式,实现非遗文化生动、活态、活力的展示和传播。竞技展主要包括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竞技与作品展、传统武术展示展演、中国民歌节暨第三十四届望丛赛歌会、龙舟竞技4项子活动。
    其中,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竞技与作品展经过全国各地推荐和网络海选,最终共有糖塑、传统织造技艺、木版年画、面塑、刺绣、银器制作、竹编、雕刻(木雕)、盆景制作技艺九大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310名新生代非遗传承人入选参加。
    四、首次集中展示中国“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世代传承,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2006年5月,“农历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中国“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本届非遗节首次将“二十四节气”作为独立内容,集中展示展演。从6月10日至18日,在国际非遗博览园将开展39场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活态展演,如表现春节内容的旱船、舞龙、舞狮表演;表现清明的都江堰放水节情景表演;表现端午的郫都区老山歌演唱等。
   五、 三大亮点聚焦巴蜀工匠非遗精品展
    巴蜀工匠非遗精品展以“让非遗融入当代,让艺术回归生活”为主题,集结了四川省内顶尖级的工艺美术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选出以蜀绣、蜀锦、成都漆艺、成都银丝花制作技艺、渠县刘氏竹编工艺、绵竹木版年画等国家级非遗项目为代表的数十件工艺美术精品,这些作品不仅代表着巴蜀工艺美术多个领域的技艺水平,还承载着巴蜀工匠几十年如一日在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探索前行的坚持与艰辛。
    此次巴蜀工匠非遗精品展有三大亮点值得关注。其一,展品样式新颖,不落窠臼。其二,消解传统艺术与大众生活的隔阂,将审美与实用巧妙结合。其三,参展的工艺美术大师及代表性传承人中的母女、父子合作登场也是一大看点。
    六、走出国门,首次开启非遗海外推广
    继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刮起“非遗风”后,第六届成都 非遗节海外推广还将陆续在法国、摩洛哥、美国渐次开展,旨在以非遗节的国际推广活动为载体,展示中国政府非遗保护成果,提升非遗节的国际影响力。
    为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全面成果框架政府间工作组会议在本届非遗节期间举行,将以手册、图片等形式宣传《公约》的理念、原则与实践。
    七、中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非遗主会场活动
    2016年,国务院批准将“文化遗产日”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而第六届成都非遗节是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非遗主会场活动。
    此外,河北、上海、北京、天津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各相关单位,包括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参与高校等,也都将组织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活动。
    八、国际会议发出非遗保护的中国声音
    本届非遗节将于6月10日下午举行非遗主题论坛“《公约》的理念、原则与实践”。论坛分上下半场。上半场是以“《公约》精神与保护实践”为主题的主旨演讲,中外文化官员将发表演讲;论坛下半场采用平行对话方式,分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两个议题,国内外专家将围绕这两个议题献策献计。
    6月11日至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全面成果框架政府间工作组会议也将在成都举行,将有82个《公约》缔约国和国际组织的代表数百人参会,会议还将发表体现非遗保护中国声音的成果文件。
    九、九大分会场,个性诠释非遗魅力
    本届非遗节坚持公益性,扩大参与面,突出社会效益。在注重组织开展好主会场国际非遗博览园各项节会活动的同时,在成都广泛开展中国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和主题分会场活动,将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34支传统表演艺术队伍,深入全市22个区(市)县,开展近400场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展演活动。在邛崃市、彭州市、都江堰市、金堂县、大邑县、新都区、高新区、武侯区、成华区设立9个分会场,组织国内外的表演队伍进行集中展演。预计将有数百万成都市民参与各项节会活动,感受非遗魅力,激发文化自觉,让非遗节真正成为“文化的盛会,民众的节日”。
    十、持续时间长,打造永不落幕的非遗节
    本届非遗节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是真正意义上的永不落幕的非遗节。从3月25日的第三十三届成都·彭州牡丹花会到5月25日的新津第二十五届龙舟赛,在本届非遗节主会场活动开始前,各大分会场活动和配套活动已经轰轰烈烈拉开序幕。
    通过长期举办各类非遗活动,让非遗概念深入人心,是成都非遗节的办节目的,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终要求。一系列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的开展,唤醒人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激发大家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中国文化报 2017年6月8日)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北京国博文化遗产研究院 010-59709888-658 京ICP备17043723号-1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gbwhyc.cn 技术支持:天下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