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毓灵代表、杭侃代表讲述文物保护一线故事
    2024-03-06 09:37:40    来源: 中国文化报

  35日上午8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开启,共有6位全国人大代表接受媒体采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两位工作在文物保护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分别讲述了殷墟考古和云冈石窟保护的故事。

  殷墟博物馆新馆透物见人

  “8天前,大气磅礴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建成开放了。目前,那件憨态可掬的亚长牛尊就在展厅的‘C何毓灵向记者们分享。

  何毓灵在殷墟考古一线工作了25年。2000年底,何毓灵在前辈的带领之下,发掘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商代高等级贵族墓。当清理出一件十分精美的青铜牛尊时,大家惊呼不已,因为这是目前为止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容器。

  田野发掘结束后不久,我们又组建了一支由人骨、动物、植物、冶金、文保等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的团队。经过大家10多年的努力,揭示了该墓的墓主是亚长何毓灵介绍,在亚长的骨骼上检测出大量的砍伤、砸伤,表明他曾英勇作战。考古学家像侦探一样解开历史的谜团,这深深地吸引了我,也让我坚守下去。他说。

  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几代考古学家不断努力,揭示了东亚地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样貌。新时代以来,何毓灵和同事们又取得了多项重要的考古成果,把对殷墟的发现和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

  近日,殷墟博物馆新馆开放,受到广泛关注。在策展之初,何毓灵就提出要建立亚长墓的专题厅,以577件文物透物见人,把亚长的故事呈现给公众。据了解,新馆以2.2万平方米的展陈面积展出近4000件文物,用全新的理念和方法展现了3000多年前青铜文明的样貌。

  做好文化遗产代际传承

  云冈石窟是北魏时期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凿的一处大型石窟群,当时文献记载其为真容巨壮”“穷诸巧丽。云冈石窟196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对于这一文化瑰宝的保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云冈石窟危岩体加固工作开展了几十年,之后进入以预防为主的阶段。任务并没有减轻,因为云冈石窟开凿在侏罗纪的砂岩体上,地质情况非常复杂。杭侃表示,在洞窟病害机理的研究和保护材料的研制方面,会持续加大科技力度。

  谈及云冈石窟的保护过程时,杭侃提到了取下安全帽的故事。2021年到云冈研究院工作后,杭侃经常察看云冈石窟的保护状况。杭侃说,进入工地现场都会佩戴安全帽,但到了云冈石窟39窟顶层时,大家把安全帽取了下来。云冈石窟第39窟是一处顶部风化较严重的中心塔柱窟,有些风化严重的地方看着像要掉下来似的。大家都很当心,生怕戴着安全帽,不小心碰到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在今后的保护工作中,我们会坚持保护第一,在云冈石窟的保护、研究、展示和利用方面持续发力,做好文化遗产代际传承,让更多人感受云冈石窟的魅力。杭侃说。(中国文化报 记者王彬 202436日)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北京国博文化遗产研究院 010-59709888-658 京ICP备17043723号-1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gbwhyc.cn 技术支持:天下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