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2016-05-25 10:15:38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中国文化报讯(记者李佳霖)5月16日,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在京联合公布“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陕西宝鸡周原遗址,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内蒙古多伦辽代贵妃家族墓葬,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10个项目入选。
    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发掘领队刘建辉表示,这是云南省继元谋人遗址之后发现的又一处重要的早更新世旧石器旷野遗址。遗址为东亚地区古人类本地起源的学说提供了新的佐证,再次证明了滇中高原是人类起源的关键区域,为旧石器早期文化对比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蒋庄遗址是在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大型聚落。它是在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随葬琮、璧等玉质礼器的高等级良渚文化墓地,突破了以往学术界认为良渚文化分布北不过长江的传统观点,填补了长江以北地区良渚文化考古发现的空白。
    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领队王宁远说,该水利系统是良渚古城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证实良渚古城由内而外具有宫城、王城、外郭和外围水利系统的完整都城结构,是世界上已发现的结构保存最完整的早期都城系统。
    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首次建立起“英墩文化遗存”到“莲子湾文化遗存”再到“桥山文化遗存”的基本年代框架,为构建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与谱系提供了重要的、关键的证据。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发现了迄今发掘的规模最大的西周建筑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占奎说,遗址内水网系统的发现与确认,与丰镐遗址的“昆明池”等池渠一起填补了周代都邑性遗址给水(池苑)系统的空白。
    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的发掘拥有多个“首次”。其发掘领队陈树祥表示,该遗址首次在矿冶遗址发现墓地揭示了矿冶生产的管理者和生产者的相关信息,并且首次较为完整地揭示了采选冶铜遗址与墓地组成了一处铜矿产业链。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入选毫无意外,其发掘领队杨军表示,发现了以紫金城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为核心的海昏侯国一系列重要遗存,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迄今已出土的1万余件(套)文物,形象地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奢华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发掘领队钱国祥说,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建中立极”的宫城正殿,由此确立的以太极殿为中心的单一宫城形制以及都城单一建筑轴线等,开创了中国古代宫室制度及都城布局的一个新时代。从汉魏洛阳城开始确立的这一宫室制度,对后代都城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直接为隋、唐、宋、元、明、清所沿袭和继承,并远播至东亚其他地区。
    内蒙古多伦辽代贵妃家族墓葬中出土了三节莲花形铜灯、手持柄式莲花香炉等不可多得的辽代文物精品,墓葬中发现墓志有对后族萧氏姓氏来源的相关记载。该墓发掘领队盖志勇表示,怀疑墓主人即为辽圣宗第一位皇后,但结论有待探讨。
    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是近年来中国水下考古的一项重要成果。其发掘领队周春水表示,结合各种档案和资料初步判定,“丹东一号”沉船应为北洋水师致远舰,这也为中国近代史、甲午海战史和世界海军舰艇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考古实物资料。
据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于1990年创办,每年举办一次。迄今这项活动已成功举办了26届,共有260个项目入选。(中国文化报2016年5月17日)

链接
    5月16日下午,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
    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陕西宝鸡周原遗址,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内蒙古多伦辽代贵妃家族墓葬,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十个项目入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时间跨度大,分布范围广,类型丰富
    此次评选出的十项考古新发现,是从去年全国经审批的700余项考古发掘中经过层层筛选脱颖而出的。它们既是2015年度我国考古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也充分展示了当今考古工作的理念和方法。
    时间跨度大,从早更新世直至近代;分布地域广,分属10个省市,其中既有中原王都也有边疆地区,反映出全国各地区考古事业的平衡发展;类型较为丰富,除史前聚落、墓地、城址外,还出现了矿冶、水利工程、沉船等以往罕见的新类型,学术意义重大,为一些重大学术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资料和视角。
    今年入选项目充分展示了2015年度我国田野考古学工作取得的进展和重大突破。其中,甘棠箐旧石器遗址发现世界最早的木制品;蒋庄遗址是在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随葬琮、璧等玉质礼器的高等级良渚文化墓地;良渚古城外围发现的规模宏大的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系统;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是我国首次发现的与矿冶遗址相关的墓地;海昏侯刘贺墓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是首次大规模系统开展的近现代水下考古工作,开启了中国水下考古的新篇章。
    搭建起全国重要考古成果宣传推介平台
    经过26年的发展,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已经成为展示、宣传最新考古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文化热点事件。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唐炜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创办26年来,在考古行业内和社会公众中的关注度、影响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体现我国考古工作最高水平的专业评选和推介活动。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也是全国重要考古成果宣传推介活动的重要方式和组成部分。
    据悉,本次终评会是宣传推介活动的高潮,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进校园、进社区和图片巡展等活动也将如期举行。
    现场演示手段新颖,专家互动热烈,媒体宣传力度强
    在汇报会现场,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海昏侯墓等项目都使用了电脑动画等新颖的演示手段,带给观众最直观、全面的展示。
    遗址的保护工作得到了评委和专家的高度重视,提问不断。评委们带有学术意义阐释性的点评和提问,评委和汇报人之间的学术互动,也是本次终评会的一大亮点。休会期间,评委和专家们意犹未尽,在休息的同时互相讨论,交换意见和看法,俨然是场外的小型沙龙。
    延续往年的成功尝试,今年网络媒体继续助力活动宣传。中央电视台、中国文物报、中国国家博物馆官微、中国考古网、文物天地杂志、澎湃新闻等媒体通过现场访谈、直播、推送等不同方式进行宣传报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新媒体和网络的力量使评选活动成为一次最大规模的公众考古宣传和实践活动。
    终评会由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文物报社、上海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考古研究所、山西博物院、南京大学的文物考古界的权威专家及人民日报的媒体代表组成。(国家文物局 郭晓蓉)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北京国博文化遗产研究院 010-59709888-658 京ICP备17043723号-1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gbwhyc.cn 技术支持:天下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