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汉学家:“一带一路”是条让沿途各国人民致富的道路
    2017-08-18 08:27: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日前,2017“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等活动在北京、西宁、郑州等地陆续举办,近30个国家的57位汉学家来到中国。这其中,青年汉学家群体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大多就职于所在国的知名智库、政府部门、研究机构、教育机构等,发表或出版过有关中国的论文、著作或者译著,不少人都有自己的中文名字。
    在中国,青年汉学家们一边“读万卷书”,与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坐而论道、交流思想;一边“行万里路”,实地调研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改革开放的成果。青年汉学家们所开展的项目研究,显示出对“一带一路”的持续性关注。
    记者了解到,去年,参与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的汉学家们提交了多篇与“一带一路”有关的论文。今年,该计划还将举行以“一带一路”为课题的专题研修,如尼泊尔学者萨尔波塔姆·什雷斯塔计划就“一带一路”倡议、南亚发展等与中国专家进行探讨,来自白俄罗斯的卡茨琳娜·阿特娃尔卡将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白关系。
    青年汉学家们不仅看好“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合作,而且希望以自己的力量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
    巴维尔·维特罗夫在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担任汉语教师,是位年轻的汉学家。维特罗夫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给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带来许多福利。他引用俗语“要致富,先修路”来说明“一带一路”是条让沿途各国人民致富的道路。作为一名汉语教师,他希望“一带一路”能够增进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将其推到更高的水平。
    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图书馆分析中心研究员图拉洛娃·迪娜认为,中亚国家的居民、专家对中国的了解不够充分,而与她交流的中国专家也表示遇到类似问题。“必须加深中哈两国的互相了解和认识。目前,中哈专家层面的合作交流正在积极进展,会议、论坛等许多活动为中国和中亚各国专家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密切对话的机会。然而,由于世界局势的不断变化,加上该地区专家层面的合作交流仍不够系统,这些活动大部分只具有短期效应。”图拉洛娃·迪娜建议,“有必要借助一种系统性的对话平台解决这个问题,使中哈专家有可能进行稳定的合作。”
    欧洲委员会政策助理吉尼亚认为,古丝绸之路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在于民间维度——人们通过这条道路成为文化代理人,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相互了解做出贡献。“一带一路”倡议鼓励对欧洲与中国的合作进行重新思考,把文化部门的机遇置于中心位置。“一带一路”在连接各个文化和文明的同时,为欧洲提供了与中国加强民间文化合作的理想场合,欧洲应当抓住机遇。他认为,《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的一系列活动中,最让他关注的一点是将文化与青年相结合。这展现了中国认识到青年人正在为中外关系创造更多新通途,有助于增强年轻艺术家在不同国家的分布广度和知名度,从而支撑起文化价值链。
    在探究“一带一路”倡议及其进展的同时,部分青年汉学家也乐意爬梳古丝绸之路交流史。如来自亚美尼亚国家科学院的阿哈尼·哈鲁特尼亚在深入研究后指出,历史上,亚美尼亚是伟大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亚美尼亚商人曾积极参与古代东西方的贸易活动。在亚美尼亚的加尔尼、都云、昂尼、阿慕柏尔特小镇出土的中国陶瓷等文物,证明了中世纪早期中国和亚美尼亚的经济关系。亚美尼亚通过丝绸之路进口各种中国产品,包括金银丝刺绣织物。17世纪至18世纪,中国与亚美尼亚的商业和文化纽带有所加深,一些商人在中国各个经济文化中心建立了小社群。亚美尼亚人赞赏中国的价值观,对中国文化、宗教、哲学和文学都很感兴趣。
    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大学副教授亚唯认为,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国和俄罗斯是邻居、是“室友”。目前,“一带一路”倡议被专家认为是加强双边关系的最有希望的框架之一。他指出,旅游业是位于西伯利亚地区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的经济支柱之一。当地吸引了大量来自全球的游客,来自中国的游客在其中占据特殊地位:他们对该地区的历史、经济和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尊重。“中国人对历史的热爱似乎与生俱来,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近400年的历史是他们访问这个西伯利亚地区最大城市的重要理由。”亚唯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2015年,土耳其安卡拉大学汉学系学生司马茹以“中土青年友好使者”身份访华。如今,他已成为该系的助教,研究方向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佛教与中外文化交流。他认为,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外来的佛教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又形成特殊的中国佛教文化。丝绸之路不仅有贸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交流。“随着‘一带一路’的推动,中土之间的文化交往将更加深入,中土青年也能有更多机会进行访问和了解彼此。”司马茹说。(中国文化报 本报记者叶飞 2017年8月18日)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北京国博文化遗产研究院 010-59709888-658 京ICP备17043723号-1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gbwhyc.cn 技术支持:天下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