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底蕴,教育有底气
    2019-09-06 08:38:27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新的学期开始了,从幼儿园到大学,“开学第一课”是新生步入新的人生阶段后收到的一份礼物,各地在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方面也做了很多探索,这已成为一门带有仪式感的教育课程。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亲子教育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参与到“开学第一课”中。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虽然各地的“开学第一课”在内容和形式上各有侧重,但传递真善美的导向是一致的。“开学第一课”只是步入新的学习阶段的发令枪,之后如何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需要家长、老师更新知识、更新语言,才能拉近距离,取得教育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要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在信息时代,老师、家长要完成知识更新,持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学生不仅要多读书,还要多思考,更要多实践,才能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唐代韩愈说:“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要注意引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所学所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与历史、时代、世界的对话中培养独立的品格。学校与社会之间没有围墙,只有以生活为师,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完成价值观的塑造。因此,学习不能停留在书本上、课堂上,而应该落实到生活中、实践中,在知行合一中实现课堂与课外的互动、互通。如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步入自然、社会创造了条件,在自然与人文的熏陶中,学生更能体悟文化的魅力、感受时代的脉搏,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
  清代毛俟园有“名须没世称才好,书到今生读已迟”之感慨,如今在信息时代更要有学习的紧迫感,知识更新是师生都需要面对的课题。老师的授课方式要从填鸭式向启发式转变,在与学生的共同探索中实现教学目的。在信息时代,学校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这要求老师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高质量的短文、短视频、小程序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在让学生体悟传统之美、树立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校从时代背景出发,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生动起来,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让国学、非遗来到学生身边,基于当地文化资源的校本课程更是重要抓手。把传统文化与教材、校本课程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合力,文化传承没有近路可走,不是看几次展览、听几次讲座就能实现的,常态化、生活化才是正路。文化让学生真善美的精神底色更有底蕴,人们在孩子们热情的眼神中看到文化传承的种子在发芽。
  学习中最动人的时刻是点亮孩子求知的眼神后,孩子脸上露出灿烂笑容的时候。他们在懵懂中与真善美为友,在坚守中绘就人生的画卷,教育让学生看到了更好的自己,在这条路上永不停歇,最终与梦想相遇。离开老师、家长的辅助后,孩子们坚定的步伐是最好的慰藉。(中国文化报 鲁文恭 2019年9月6日)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北京国博文化遗产研究院 010-59709888-658 京ICP备17043723号-1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gbwhyc.cn 技术支持:天下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