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6-01 09:12:04 来源:中国文化报
当今社会,时代节奏越来越快,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有机”成为人们的新追求:菜要吃生态的,肉要找散养的,生活环境要绿意葱茏,生活方式要节能环保,心态要平和安宁。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尽可能保持健康。可是,我们往往忘记了,最需要有机生活的,是家里那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孩童生来单纯如白纸、弱小如幼苗,无法为自己代言,也无法自行选择人生之路,他们最初的生命底色要靠家庭、学校、社会去涂抹。他们才是最需要温暖阳光、甘甜雨露、自然“慢”成长的人。
“慢”成长,符合儿童生长规律。早在18世纪,卢梭就曾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无数优秀的教育家都曾大声疾呼让儿童回归天真本质,然而目前,对儿童的超前、超强度教育,依然是社会普遍现象。尤其是近些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大行其道,大批家长开始过早、过多地给孩子灌输良莠不齐的“养分”,从胎教、早教、学前教育到小学课余期间赶场一般的补习班,恨不得小小孩童一口吃成大胖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有人曾以“剧场效应”来形容当下教育:大家争先恐后地给孩子报补习班,孩子的课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直到给小学的孩子补初中的课,初中的孩子补高中的课,成为恶性循环,谁也不敢轻易停下来。可是他们唯独忘记了,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本应与自然气息相连。长期把孩子关在封闭的小教室里,正如给一棵幼苗浇灌各种来路可疑的化肥,却不给予它们充分的阳光雨露。拔苗助长、填鸭式教育的结果,可能让孩童领先一时,却往往要以独立思考能力、健康快乐的性格、持久学习兴趣的丧失为惨痛代价。酝酿一坛好酒、小火慢炖一锅老汤,食材、技术虽然重要,但时间才是最重要的参数,只有时间到了,酒才能荡气回肠,汤才能温厚醇香。
“慢”成长,符合教育的本质。孔子早在几千年前提出的“因材施教”,乃是教育的最高准则。孩子是块什么“材”,适合以及可以发展成什么模样,需要家长俯下身来,慢慢去了解、去发现、去预估,去倾听每个孩子的心声,实现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养孩子不是种大棚蔬菜,既不能“一窝蜂”去追赶潮流,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只能以每个个体为中心,根据孩子的天性去引导和培养。在讲求个性的年代,人们喜欢“私人订制”,外出旅游要随心所欲,衣食住行要与众不同,但却很少去思考,最值得一对一去“定制”教育方针的,是自己的孩子。社会上流行学什么就给孩子报什么课外班,眼睛永远盯着“别人家孩子”,岂不知,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价值,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适合孩子的教育,正如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人类的高贵来自于你就是你,你不是别人的复制品。”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要让每个孩子成长为他自己的模样,有自己独特的特长和爱好,有自由的心灵、自信的面容。
“慢”成长,也是时代的需要。如今,文化趋势和经济结构转型,消费和制造业升级,人们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美好生活”,这是大势所趋。所谓“美好生活”,不仅要有物质满足的“好”,还要有心灵满足的“美”。但是,享受“好”容易,会审“美”难。多年来针对少儿的美术班、舞蹈班、音乐班遍地开花,几乎每个小区门口都有,针对考级的培训更是数不胜数,但大多都以实用性、功利性为主,孩子能从中真正体会到多少美感、得到多少艺术熏陶,却不容乐观。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我国美育目前存在“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等情况,需要“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育”与“化”,不是拿几张比赛证书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时间慢慢浸染、沉淀的过程。只有“慢”下来,让孩子打开心灵之门,在大自然中感受风物造化,在人类伟大的艺术成果中去沉浸,去感受,去参悟,去歌哭,才能学会认识美、辨析美,也才能在未来,成为下一代审美产品的使用者和制造者。
日月轮回,四季更迭,万物生长,我们所在的宇宙与河山,都自有其运行的章法。作为其中小小一分子的人类,虽然进化到现代文明,却依然是自然的产物,翻爬打滚、站立跑跳、哑哑学语,人生路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不能“速成”。慢,不是消极无作为,而是一种从容心态和大魄力,是不比较、不焦虑、不崇外、不唯古。在这个追求效率的“快”时代,让孩子拥有“慢”成长的权利,让我们做好守护人,静心待花期!(中国文化报 袁莉 2018年6月1日)
“慢”成长,符合儿童生长规律。早在18世纪,卢梭就曾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无数优秀的教育家都曾大声疾呼让儿童回归天真本质,然而目前,对儿童的超前、超强度教育,依然是社会普遍现象。尤其是近些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大行其道,大批家长开始过早、过多地给孩子灌输良莠不齐的“养分”,从胎教、早教、学前教育到小学课余期间赶场一般的补习班,恨不得小小孩童一口吃成大胖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有人曾以“剧场效应”来形容当下教育:大家争先恐后地给孩子报补习班,孩子的课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直到给小学的孩子补初中的课,初中的孩子补高中的课,成为恶性循环,谁也不敢轻易停下来。可是他们唯独忘记了,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本应与自然气息相连。长期把孩子关在封闭的小教室里,正如给一棵幼苗浇灌各种来路可疑的化肥,却不给予它们充分的阳光雨露。拔苗助长、填鸭式教育的结果,可能让孩童领先一时,却往往要以独立思考能力、健康快乐的性格、持久学习兴趣的丧失为惨痛代价。酝酿一坛好酒、小火慢炖一锅老汤,食材、技术虽然重要,但时间才是最重要的参数,只有时间到了,酒才能荡气回肠,汤才能温厚醇香。
“慢”成长,符合教育的本质。孔子早在几千年前提出的“因材施教”,乃是教育的最高准则。孩子是块什么“材”,适合以及可以发展成什么模样,需要家长俯下身来,慢慢去了解、去发现、去预估,去倾听每个孩子的心声,实现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养孩子不是种大棚蔬菜,既不能“一窝蜂”去追赶潮流,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只能以每个个体为中心,根据孩子的天性去引导和培养。在讲求个性的年代,人们喜欢“私人订制”,外出旅游要随心所欲,衣食住行要与众不同,但却很少去思考,最值得一对一去“定制”教育方针的,是自己的孩子。社会上流行学什么就给孩子报什么课外班,眼睛永远盯着“别人家孩子”,岂不知,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价值,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适合孩子的教育,正如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人类的高贵来自于你就是你,你不是别人的复制品。”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要让每个孩子成长为他自己的模样,有自己独特的特长和爱好,有自由的心灵、自信的面容。
“慢”成长,也是时代的需要。如今,文化趋势和经济结构转型,消费和制造业升级,人们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美好生活”,这是大势所趋。所谓“美好生活”,不仅要有物质满足的“好”,还要有心灵满足的“美”。但是,享受“好”容易,会审“美”难。多年来针对少儿的美术班、舞蹈班、音乐班遍地开花,几乎每个小区门口都有,针对考级的培训更是数不胜数,但大多都以实用性、功利性为主,孩子能从中真正体会到多少美感、得到多少艺术熏陶,却不容乐观。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我国美育目前存在“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等情况,需要“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育”与“化”,不是拿几张比赛证书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时间慢慢浸染、沉淀的过程。只有“慢”下来,让孩子打开心灵之门,在大自然中感受风物造化,在人类伟大的艺术成果中去沉浸,去感受,去参悟,去歌哭,才能学会认识美、辨析美,也才能在未来,成为下一代审美产品的使用者和制造者。
日月轮回,四季更迭,万物生长,我们所在的宇宙与河山,都自有其运行的章法。作为其中小小一分子的人类,虽然进化到现代文明,却依然是自然的产物,翻爬打滚、站立跑跳、哑哑学语,人生路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不能“速成”。慢,不是消极无作为,而是一种从容心态和大魄力,是不比较、不焦虑、不崇外、不唯古。在这个追求效率的“快”时代,让孩子拥有“慢”成长的权利,让我们做好守护人,静心待花期!(中国文化报 袁莉 2018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