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1-10 09:00:38 来源:中国文化报
根深而枝叶茂。2017年,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发展势头愈发强劲。如果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算起,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遗保护工作已经走过17个年头。17岁,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年纪。这一年的非遗事业也恰如一位芳华少年,沐浴在党的十九大开启的新时代阳光下,在美好的年纪遇见了美丽的风景。
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开启了全社会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篇章。回望2017年,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在良好社会氛围下,有许多精彩瞬间和重要事件值得重温、回味和品评。
分类保护取得突破 振兴计划次第展开
非遗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实现分类研究、精细管理一直是推进科学保护的目标和方向。在国务院公布的4批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涉及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传统工艺类项目共有300余项;涉及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和曲艺的表演艺术类项目共590余项。2017年,文化部以最能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类项目和覆盖面最广的表演艺术类项目为切入点,探索实施分类保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17年3月,在研究、试点近两年的基础上,由文化部牵头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正式出台。业界对《计划》的制定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份顺应社会发展、呼应时代需求,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计划,明确了振兴传统工艺的总体要求,提出了贯彻实施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为推动政策落实,文化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制定印发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分工方案》,明确了21个部(委、办、局)和4个全国性协会、联合会的职能分工和任务要求。
在《计划》的指导下,传统工艺的振兴工作次第展开。截至目前,29个省区市已启动地区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制定工作,其中贵州、天津、内蒙古等10个地区已正式出台省级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建设工作也有序开展。2017年,文化部支持设立的传统工艺工作站已达到10个,新增了故宫博物院驻安徽黄山、中央美院驻浙江东阳、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驻山西忻州等6个工作站。这些工作站积极开展研习、培训和交流活动,有效拓宽了民族地区手工艺产品的销售渠道,推动当地扩大了传承队伍,提高了传承活力。
2017年,文化部将表演类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和振兴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推进,通过活动指导、剧目调集、资金补贴、传播推广等方式,支持各地开展了一系列会演活动,提高了表演类项目的展示度,增加了实践频次,维护和拓展了表演类项目的生存和发展空间。6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全国2000多场大中型展示展演活动精彩纷呈,其中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增添了“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活动”,来自全国的40支演出队伍和13个国家的16支演出队伍,把579场演出送进成都326个社区;7月,山西省长治市“传统戏剧、曲艺驻场演出”活动正式启动,青海省“首届全省民间藏戏会演”在黄南藏族自治州拉开帷幕;8月,吉林省“2017全省传统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与观众见面;10月,河南省安阳市举办“首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11月,安徽省“第五届戏曲大舞台暨非遗戏曲展演活动”鸣锣开唱……
风格不同、流派各异的传统戏剧、曲艺等精彩演出在神州大地轮番上演。作为国家级、省级代表性项目的一些稀有剧种登上了区域会演的大舞台,增加了剧团和传承人的自信,促进了其创作、演出、复排传统剧目和收徒传艺的积极性,也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传统戏剧培养了更多的爱好者。
研培计划果实累累 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2017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日益受到传承人群的欢迎,日渐显现提高传承能力、扩大传承人群的多重效应。这一年,研培计划参与高校从原来的57所提升至78所,全年共举办研培班196期。贵州、江苏、浙江、山东等13个省区市启动省级研培工作,截至目前,全国研培计划总覆盖传承人群已达4.8万人次。
这一年,传承发展传统工艺以“用”字引领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从6月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到11月在上海举办的研培计划年度经验交流会,每一次的研培成果展都让观众眼前一亮。钧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刘红生说:“研培计划让年青一代的传承人跳出通过工艺堆叠而进行的所谓创新,以一种新的视角去思考如何制作出耐得住推敲、经得起使用、适用于当代生活的非遗作品。”
研培工作的开展更加强调业务指导和规范化管理。2017年,文化部建立了研培计划咨询专家库,启用了研培计划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在线申报、审核、统计和管理。此外,文化部还审慎探索了非遗其他门类的研培工作,委托中国戏曲学院和江苏、山西、吉林、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的专业艺术院校举办8期传统戏剧研培试点;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民俗类项目研讨班;与商务部、江苏省文化厅合作开展了老字号非遗项目研培试点。这些工作有效扩大了研培计划的覆盖门类和参与范围,为分类探索传承人群培养途径积累了经验。
在过去的一年,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非遗记录工程、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等重点工作稳步推进。2017年,黔东南、客家(梅州)等4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总体规划批准实施,对热贡、羌族、象山等6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进行了第三方评估,新认定了客家(闽西)、说唱(宝丰)、藏族(玉树)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各地推进生态区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工程衔接、整合的趋势,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2017年,文化部安排专项资金对268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了抢救性记录,对2015年支持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项目开展了通查验收。此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文化部组织开展了第五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工作,公示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文化扶贫作用彰显 深度“对话”促成共赢
近年来,非遗保护在助力文化扶贫工作中彰显了突出的作用和成绩,在2017年体现得尤为显著。各项重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着力对中西部贫困地区予以倾斜,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给予贫困地区以帮助,提高当地人民文明素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2017年,文化部重点支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非遗传承人群参与研培计划。研培学员通过培训不仅提高了传承实践能力,而且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以贵州黔东南州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上半年仅该州参加研培计划的学员,以“传承人+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创业的就达225家,实现年销售收入逾7.5亿元,优秀学员返回当地培训新的学员并带动约9500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占就业总人数的58%,每家企业平均带动47人就业,实现带动就业人员人均年收入2.2万元。
传统工艺工作站在助推精准扶贫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新疆哈密工作站累计培训绣娘5000余名,设计出798款运用哈密元素的刺绣新产品,下达绣片订单3.2万份。湖南湘西工作站启动“让妈妈回家”计划,通过提高绣娘收入,吸引外出务工妇女回归家庭。此外他们还与济南、深圳等地公司洽谈苗族刺绣订单2800套(件),金额达50万元,带动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160余人。
全国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覆盖的国家级贫困县达103个。2017年,文化部加强作为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空间的传统村落、老街、小镇的保护,支持在生态保护实验区内深入贫困地区、农村地区举办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展演活动,努力满足贫困地区、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支持生态保护实验区内民众自发举办民俗活动,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2017年,传承人“对话”系列活动遍地开花。仅文化部支持下开展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对话交流活动就覆盖浙江、上海、西藏、陕西、甘肃等19个省区市的28项活动。2017年9月,8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年画、剪纸、皮影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国内知名动漫制作公司负责人代表聚首上海,共话非遗与动漫如何互汲营养、携手共进。11月,第二届传统工艺青年论坛在江苏苏州举行,优秀青年非遗传承人、长期关注和研究传统工艺的青年学者、高校教师展开对话,分享传统工艺创新创业优秀案例,探讨传统工艺相关文创产业的发展规律与创新模式。11月底,在贵州雷山举行的“传承·对话·东西部协作——贵州传统工艺振兴工作交流会”上,传承人、设计师、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通过对话达成合作。
不清谈、真行动是这些对话活动的一个共同特征。这些对话会既是思想碰撞会、经验交流会,也是需求对接会、项目签约会。无论是非遗传承人、设计师,还是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大家都格外珍惜对话、交流、讨论的机会,他们带着作品、带着期待、带着需求坐在一起,交流互鉴、取长补短、解决问题、助推传承。
启动全媒体立体式非遗传播格局 保护工作获广泛认同
非遗传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确定的非遗保护重大措施之一。加强传播工作,对于增强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和非遗保护意识、建立非遗保护的广泛社会认同和深厚群众基础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非遗传播工作可圈可点,全媒体立体式非遗传播格局初见雏形。
从2017年3月《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出台,到6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再到9月文化部联合中央网信办主办“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全媒体、多层次、多渠道的非遗传播效应,全社会很高的关注度、参与度和认同感,都彰显了非遗传播格局有效拓展至全社会各个领域,形成了非遗传播的“体外循环”。在大格局下,文化部还积极搭建常态化、专业化非遗传播体系。8月底,文化部非遗司联合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举办了非遗传播高级研修班,重点培养专业的非遗传播队伍,助力非遗保护广泛、立体传播。
2017年,各地展览展示活动内容愈加丰富,形式得到拓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举办的“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展示了苏绣、京绣、粤绣、宋锦、云锦、缂丝、香云纱等多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与当代生活相融合的实践成果,为观众呈现了传统文化与时尚设计相结合的最新作品,诠释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在非遗领域有11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光荣地参加了十九大。“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等一系列重要论述让非遗工作者坚定了文化自信,更明确了工作方向。参加十九大归来,他们积极深入基层宣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而他们的体会、感受、故事也通过全媒体传播手段影响了更多地方和人群。(中国文化报 王学思 2018年1月10日)
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开启了全社会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篇章。回望2017年,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在良好社会氛围下,有许多精彩瞬间和重要事件值得重温、回味和品评。
分类保护取得突破 振兴计划次第展开
非遗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实现分类研究、精细管理一直是推进科学保护的目标和方向。在国务院公布的4批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涉及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传统工艺类项目共有300余项;涉及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和曲艺的表演艺术类项目共590余项。2017年,文化部以最能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类项目和覆盖面最广的表演艺术类项目为切入点,探索实施分类保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17年3月,在研究、试点近两年的基础上,由文化部牵头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正式出台。业界对《计划》的制定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份顺应社会发展、呼应时代需求,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计划,明确了振兴传统工艺的总体要求,提出了贯彻实施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为推动政策落实,文化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制定印发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分工方案》,明确了21个部(委、办、局)和4个全国性协会、联合会的职能分工和任务要求。
在《计划》的指导下,传统工艺的振兴工作次第展开。截至目前,29个省区市已启动地区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制定工作,其中贵州、天津、内蒙古等10个地区已正式出台省级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建设工作也有序开展。2017年,文化部支持设立的传统工艺工作站已达到10个,新增了故宫博物院驻安徽黄山、中央美院驻浙江东阳、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驻山西忻州等6个工作站。这些工作站积极开展研习、培训和交流活动,有效拓宽了民族地区手工艺产品的销售渠道,推动当地扩大了传承队伍,提高了传承活力。
2017年,文化部将表演类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和振兴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推进,通过活动指导、剧目调集、资金补贴、传播推广等方式,支持各地开展了一系列会演活动,提高了表演类项目的展示度,增加了实践频次,维护和拓展了表演类项目的生存和发展空间。6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全国2000多场大中型展示展演活动精彩纷呈,其中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增添了“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活动”,来自全国的40支演出队伍和13个国家的16支演出队伍,把579场演出送进成都326个社区;7月,山西省长治市“传统戏剧、曲艺驻场演出”活动正式启动,青海省“首届全省民间藏戏会演”在黄南藏族自治州拉开帷幕;8月,吉林省“2017全省传统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与观众见面;10月,河南省安阳市举办“首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11月,安徽省“第五届戏曲大舞台暨非遗戏曲展演活动”鸣锣开唱……
风格不同、流派各异的传统戏剧、曲艺等精彩演出在神州大地轮番上演。作为国家级、省级代表性项目的一些稀有剧种登上了区域会演的大舞台,增加了剧团和传承人的自信,促进了其创作、演出、复排传统剧目和收徒传艺的积极性,也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传统戏剧培养了更多的爱好者。
研培计划果实累累 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2017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日益受到传承人群的欢迎,日渐显现提高传承能力、扩大传承人群的多重效应。这一年,研培计划参与高校从原来的57所提升至78所,全年共举办研培班196期。贵州、江苏、浙江、山东等13个省区市启动省级研培工作,截至目前,全国研培计划总覆盖传承人群已达4.8万人次。
这一年,传承发展传统工艺以“用”字引领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从6月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到11月在上海举办的研培计划年度经验交流会,每一次的研培成果展都让观众眼前一亮。钧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刘红生说:“研培计划让年青一代的传承人跳出通过工艺堆叠而进行的所谓创新,以一种新的视角去思考如何制作出耐得住推敲、经得起使用、适用于当代生活的非遗作品。”
研培工作的开展更加强调业务指导和规范化管理。2017年,文化部建立了研培计划咨询专家库,启用了研培计划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在线申报、审核、统计和管理。此外,文化部还审慎探索了非遗其他门类的研培工作,委托中国戏曲学院和江苏、山西、吉林、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的专业艺术院校举办8期传统戏剧研培试点;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民俗类项目研讨班;与商务部、江苏省文化厅合作开展了老字号非遗项目研培试点。这些工作有效扩大了研培计划的覆盖门类和参与范围,为分类探索传承人群培养途径积累了经验。
在过去的一年,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非遗记录工程、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等重点工作稳步推进。2017年,黔东南、客家(梅州)等4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总体规划批准实施,对热贡、羌族、象山等6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进行了第三方评估,新认定了客家(闽西)、说唱(宝丰)、藏族(玉树)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各地推进生态区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工程衔接、整合的趋势,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2017年,文化部安排专项资金对268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了抢救性记录,对2015年支持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项目开展了通查验收。此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文化部组织开展了第五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工作,公示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文化扶贫作用彰显 深度“对话”促成共赢
近年来,非遗保护在助力文化扶贫工作中彰显了突出的作用和成绩,在2017年体现得尤为显著。各项重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着力对中西部贫困地区予以倾斜,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给予贫困地区以帮助,提高当地人民文明素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2017年,文化部重点支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非遗传承人群参与研培计划。研培学员通过培训不仅提高了传承实践能力,而且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以贵州黔东南州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上半年仅该州参加研培计划的学员,以“传承人+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创业的就达225家,实现年销售收入逾7.5亿元,优秀学员返回当地培训新的学员并带动约9500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占就业总人数的58%,每家企业平均带动47人就业,实现带动就业人员人均年收入2.2万元。
传统工艺工作站在助推精准扶贫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新疆哈密工作站累计培训绣娘5000余名,设计出798款运用哈密元素的刺绣新产品,下达绣片订单3.2万份。湖南湘西工作站启动“让妈妈回家”计划,通过提高绣娘收入,吸引外出务工妇女回归家庭。此外他们还与济南、深圳等地公司洽谈苗族刺绣订单2800套(件),金额达50万元,带动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160余人。
全国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覆盖的国家级贫困县达103个。2017年,文化部加强作为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空间的传统村落、老街、小镇的保护,支持在生态保护实验区内深入贫困地区、农村地区举办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展演活动,努力满足贫困地区、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支持生态保护实验区内民众自发举办民俗活动,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2017年,传承人“对话”系列活动遍地开花。仅文化部支持下开展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对话交流活动就覆盖浙江、上海、西藏、陕西、甘肃等19个省区市的28项活动。2017年9月,8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年画、剪纸、皮影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国内知名动漫制作公司负责人代表聚首上海,共话非遗与动漫如何互汲营养、携手共进。11月,第二届传统工艺青年论坛在江苏苏州举行,优秀青年非遗传承人、长期关注和研究传统工艺的青年学者、高校教师展开对话,分享传统工艺创新创业优秀案例,探讨传统工艺相关文创产业的发展规律与创新模式。11月底,在贵州雷山举行的“传承·对话·东西部协作——贵州传统工艺振兴工作交流会”上,传承人、设计师、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通过对话达成合作。
不清谈、真行动是这些对话活动的一个共同特征。这些对话会既是思想碰撞会、经验交流会,也是需求对接会、项目签约会。无论是非遗传承人、设计师,还是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大家都格外珍惜对话、交流、讨论的机会,他们带着作品、带着期待、带着需求坐在一起,交流互鉴、取长补短、解决问题、助推传承。
启动全媒体立体式非遗传播格局 保护工作获广泛认同
非遗传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确定的非遗保护重大措施之一。加强传播工作,对于增强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和非遗保护意识、建立非遗保护的广泛社会认同和深厚群众基础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非遗传播工作可圈可点,全媒体立体式非遗传播格局初见雏形。
从2017年3月《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出台,到6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再到9月文化部联合中央网信办主办“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全媒体、多层次、多渠道的非遗传播效应,全社会很高的关注度、参与度和认同感,都彰显了非遗传播格局有效拓展至全社会各个领域,形成了非遗传播的“体外循环”。在大格局下,文化部还积极搭建常态化、专业化非遗传播体系。8月底,文化部非遗司联合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举办了非遗传播高级研修班,重点培养专业的非遗传播队伍,助力非遗保护广泛、立体传播。
2017年,各地展览展示活动内容愈加丰富,形式得到拓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举办的“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展示了苏绣、京绣、粤绣、宋锦、云锦、缂丝、香云纱等多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与当代生活相融合的实践成果,为观众呈现了传统文化与时尚设计相结合的最新作品,诠释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在非遗领域有11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光荣地参加了十九大。“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等一系列重要论述让非遗工作者坚定了文化自信,更明确了工作方向。参加十九大归来,他们积极深入基层宣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而他们的体会、感受、故事也通过全媒体传播手段影响了更多地方和人群。(中国文化报 王学思 2018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