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1-04 09:00:23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一、我国文化遗产总体情况
(一)文化遗产数量
根据相关普查结果,我国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87万项,全国古籍普查登记数据总量232万多条、12500函,全国美术馆登记馆藏美术作品数据32万余条,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登记戏曲剧种348个,全国传统民居调查总结归纳出599种民居类型。
(二)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文物方面:建立了国家、省、市县三级保护名录体系,国务院公布了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4296家。
非遗方面: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名录体系,国务院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1372项,文化部认定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1986人。
古籍方面:国务院公布五批国家珍贵古籍12274部、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180家,20个省(区、市)公布了省级珍贵古籍名录和省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方面:国务院公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3座,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52个、名村276个,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等七部门认定传统村落4153个。
此外,农业部认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91个,商务部认定中华老字号1128家。
(三)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遗产名录项目
1.《世界遗产名录》项目(52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2项。
2.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名录项目(39项)。其中,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31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7项,优秀实践名册项目1项。
二、关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一)文物资源普查
2007年到2011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普查范围是我国境内(除港澳台地区外)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同时对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全国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新发现536001处,复查230721处),进一步廓清了全国不可移动文物家底。
2012到2016年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普查范围是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各类国有单位收藏保管的可移动文物。调查102万个国有单位,普查全国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套,基本摸清了我国国有可移动文物资源总体情况。
(二)近年来开展的重点文物保护项目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保护工程:2012年2月启动,2016年基本完成。通过全面整修,排除了古建筑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消防、安防、防雷三大文物安全防护体系,对濒危古建筑遗址、重要的彩壁画和石雕等古建筑附属文物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加固,改善了避暑山庄湖区水系的水质条件。
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保护工程:2008年6月立项,2015年6月完成。该工程因其病害之复杂、保护难度之大、技术要求之高、涉及学科之多、参与专家之广,开创了全国大型不可移动文物修复的先河。
正定古城工程:包括正定城墙修缮工程、隆兴寺文物保护工程、正定文庙大成殿保护维修工程、凌霄塔修缮工程等共17个项目。目前工程正有序推进。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文物保存状况,减少了安全隐患。正定城墙南门、南城墙东段以及开元寺、凌霄塔等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后免费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了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延安革命旧址群保护提升工程: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文物保护资金2.096亿元,重点支持桥儿沟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整体保护展示提升工程。2017年4月,延安市政府编制完成了《延安革命旧址群总体保护规划》,将统筹实施延安市域范围内革命旧址文物本体保护、展示提升、环境整治、管理运营等工程。
抗战文物保护修缮和展示利用工程:2014年以来,中央财政投入资金6.4亿元,集中开展了一批抗战文物保护修缮和展示提升工程,覆盖87处抗战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由文物部门管理的113处抗战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全部实现对公众开放。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工程:2013年立项,涉及包括瑞金革命遗址在内的革命旧址点700余个,中央财政安排文物保护专项经费超过9亿元。截至目前,350多个旧址点的保护修缮基本完成,354个旧址点的保护修缮陆续开工实施。一大批重要革命旧址得到了抢救性保护,基本消除了险情。
长征文物保护工程:2017年,国家文物局启动“长征——红色记忆工程”。目前已编制完成《长征文化线路总体保护策略研究报告》和《长征文化遗产线路总体保护规划》。
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2016年以来,国家文物局指导北京市文物部门组织来自全国各地十余支考古队伍、2000余人开展了副中心建设范围内的考古工作。近两年来,共勘探377万平方米,考古发掘9万多平方米,发掘战国至明清墓葬1100余座和多处大型建筑基址、道路、窑址等遗迹。特别是汉代路县故城城址的发现,将副中心的建城史推进到2000多年前。文物部门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60处遗迹进行了整体保护,汉代路县故城城址将建设考古遗址公园。
河北雄安新区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雄安新区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家文物局积极指导做好雄安新区建设中的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目前,雄安新区中期发展区200平方公里文物调查工作全部完成。南阳遗址考古工作获得重要发现,调查新发现遗址周边10处同时期文化遗存,形成以南阳遗址为中心、面积约18平方公里的东周、汉代遗址群,为确定南阳遗址性质和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资料。容城、安新、雄县三县范围内战国燕南长城全线踏查工作完成。
冬奥会区域文物保护展示工程: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太子城遗址,经初步考古调查确认是一处辽金时期的城址,面积达14万平方米。为配合2022年冬奥会相关场馆设施建设,考古人员对遗址进行了全面考古勘探和发掘,进一步了解遗址的分布范围及布局,掌握了太子城遗址的性质。目前,国家文物局正指导河北省文物局,并积极协调奥组委等有关建设单位,推进对太子城遗址的整体保护,做好展示利用工作。
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保护工程:2014年,国家文物局选取27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开展整体保护利用工作。三年多来,中央财政投入传统村落文物保护经费13.2亿元。目前首批51个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项目已基本完成,第二批100个项目正在推进,2018年将启动第三批119个项目。
三、关于古籍保护工作
古籍是我国古代文献典籍的简称。现在常见的古籍主要指书写、印制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包括汉文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
为加强古籍保护,文化部牵头于2007年开始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该计划通过对古籍进行全面普查,实行珍贵古籍分级管理和保护,加强古籍修复和基础实验研究工作,推进古籍数字化建设,整理影印出版珍稀古籍善本,宣传推广古籍知识,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古籍保护专业人员,逐步形成完善的古籍保护工作体系。
截至2016年底,推动122家收藏机构整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通过“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收录并发布古籍数据40.6万条、413万册。报请国务院先后公布5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2274部)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180家)。命名山东省图书馆、宁波天一阁博物馆等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建立修复室247个,累计修复古籍超过270万叶。推动1000余家古籍收藏单位完善库房管理制度,改善古籍存藏条件。整理出版《中华再造善本》及续编、《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等,启动实施《中华续道藏》《大藏经》《中华医藏》等重大整理出版项目。持续推进“中华古籍数字资源库”建设,完成数字化古籍4万余拍,向社会发布古籍数字资源2万余部。举办专题展览、公益讲座、互动体验等1100余场次,向公众普及古籍知识。完成北美10家古籍收藏单位古籍目录数据收集工作,建立了“海外古籍登记平台”,累计登记数据40万余条。举办古籍普查、修复、碑帖编目等培训班172期,培训学员8801人次。
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一)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经文化部批准设立的,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的特定区域。
目前,文化部先后批准设立了闽南文化、徽州文化、热贡文化、羌族文化等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涉及福建、安徽、青海、四川等17个省(区、市),覆盖10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国19个省(区、市)也设立了范围有大有小、特色鲜明的146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部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经费共计6.8576亿元,支持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了151个非遗综合性传习中心、287个非遗传习点。对晋中、闽南、热贡、羌族等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组织开展了第三方评估,将评估报告向社会公布。
下一步,文化部将继续完善生态区建设管理机制,深入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形成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
文化部、教育部共同实施的面向非遗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的专项培训计划,旨在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高校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帮助传统工艺类传承人和广大从业者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增强传承后劲,扩大传承队伍,提升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实现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同时,支持相关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
2017年,78所高校完成研修、研习、培训196期。一些学员成为当地非遗传承领头人,出现了“培训一人,带动一片”的现象。培训项目以传统工艺为主,涉及织绣印染、陶瓷、金属工艺、漆艺、建筑营造、家具制作、编织扎制、剪纸、年画、笔墨纸砚等众多门类,2017年起,扩展到传统表演艺术、民俗、中华老字号等项目领域。该计划已成为非遗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
下一步,文化部将继续深入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扩大覆盖面和参与范围。
(三)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3月转发《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计划》是国家在新时期对传统工艺振兴进行的一次总体部署,旨在发掘和运用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计划》提出了人才培养、行业扶持、市场拓展、技术攻关、理论研究、普及教育、交流合作等10项主要任务和4项保障措施。
建立传统工艺工作站是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一项重要措施。传统工艺工作站是由各级文化行政部门支持,企业、高校、社会组织或有关单位和地方政府建立的开放性平台,旨在帮助传统工艺项目所在地企业和从业者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目前,文化部已支持在新疆哈密、湖南湘西、贵州雷山、青海果洛、安徽黄山、广东潮州、浙江东阳、山西忻州、湖北荆州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由雅昌文化集团牵头建设,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5000余名绣娘参与了不同层级的培训,参与团队设计出798款运用哈密元素的刺绣新产品,下达绣片订单3.2万份,绣娘人均增收1500元,技术熟练的绣娘增收超过3500元。同时,上海大学、浙江杭州市拱墅区、广东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也设立了传统工艺工作站。
下一步,文化部及相关部门将继续组织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完善传统工艺振兴目录,落实具体扶持和振兴措施,进一步发挥工作站在传统工艺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力争到2020年,使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再创造能力、行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从业者收入以及对城乡就业的促进作用得到明显提升。
(四)戏曲传承发展
为促进戏曲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2017年起,文化部实施戏曲振兴工程。其中,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于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进行,全面摸清了我国地方戏曲剧种现状。“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每年选出100名知名戏曲表演艺术家,以“一带二”的方式,向200名学生传授200出经典折子戏,目前已培养青年演员500多人次。戏曲人才培养“千人计划”已培训戏曲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专业人才350人。京剧“像音像”工程已录制完成京剧剧目近80部、优秀昆曲传统折子戏200个。剧本扶持工程资助近40部戏曲剧本创作,戏曲剧本孵化计划支持100余个孵化项目。举办中国京剧艺术节、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等活动,为各戏曲剧种搭建了展演展示平台。加强校园文化文艺建设,开展戏曲进校园工作。
(一)文化遗产数量
根据相关普查结果,我国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87万项,全国古籍普查登记数据总量232万多条、12500函,全国美术馆登记馆藏美术作品数据32万余条,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登记戏曲剧种348个,全国传统民居调查总结归纳出599种民居类型。
(二)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文物方面:建立了国家、省、市县三级保护名录体系,国务院公布了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4296家。
非遗方面: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名录体系,国务院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1372项,文化部认定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1986人。
古籍方面:国务院公布五批国家珍贵古籍12274部、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180家,20个省(区、市)公布了省级珍贵古籍名录和省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方面:国务院公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3座,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52个、名村276个,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等七部门认定传统村落4153个。
此外,农业部认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91个,商务部认定中华老字号1128家。
(三)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遗产名录项目
1.《世界遗产名录》项目(52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2项。
2.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名录项目(39项)。其中,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31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7项,优秀实践名册项目1项。
二、关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一)文物资源普查
2007年到2011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普查范围是我国境内(除港澳台地区外)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同时对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全国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新发现536001处,复查230721处),进一步廓清了全国不可移动文物家底。
2012到2016年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普查范围是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各类国有单位收藏保管的可移动文物。调查102万个国有单位,普查全国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套,基本摸清了我国国有可移动文物资源总体情况。
(二)近年来开展的重点文物保护项目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保护工程:2012年2月启动,2016年基本完成。通过全面整修,排除了古建筑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消防、安防、防雷三大文物安全防护体系,对濒危古建筑遗址、重要的彩壁画和石雕等古建筑附属文物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加固,改善了避暑山庄湖区水系的水质条件。
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保护工程:2008年6月立项,2015年6月完成。该工程因其病害之复杂、保护难度之大、技术要求之高、涉及学科之多、参与专家之广,开创了全国大型不可移动文物修复的先河。
正定古城工程:包括正定城墙修缮工程、隆兴寺文物保护工程、正定文庙大成殿保护维修工程、凌霄塔修缮工程等共17个项目。目前工程正有序推进。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文物保存状况,减少了安全隐患。正定城墙南门、南城墙东段以及开元寺、凌霄塔等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后免费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了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延安革命旧址群保护提升工程: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文物保护资金2.096亿元,重点支持桥儿沟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整体保护展示提升工程。2017年4月,延安市政府编制完成了《延安革命旧址群总体保护规划》,将统筹实施延安市域范围内革命旧址文物本体保护、展示提升、环境整治、管理运营等工程。
抗战文物保护修缮和展示利用工程:2014年以来,中央财政投入资金6.4亿元,集中开展了一批抗战文物保护修缮和展示提升工程,覆盖87处抗战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由文物部门管理的113处抗战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全部实现对公众开放。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工程:2013年立项,涉及包括瑞金革命遗址在内的革命旧址点700余个,中央财政安排文物保护专项经费超过9亿元。截至目前,350多个旧址点的保护修缮基本完成,354个旧址点的保护修缮陆续开工实施。一大批重要革命旧址得到了抢救性保护,基本消除了险情。
长征文物保护工程:2017年,国家文物局启动“长征——红色记忆工程”。目前已编制完成《长征文化线路总体保护策略研究报告》和《长征文化遗产线路总体保护规划》。
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2016年以来,国家文物局指导北京市文物部门组织来自全国各地十余支考古队伍、2000余人开展了副中心建设范围内的考古工作。近两年来,共勘探377万平方米,考古发掘9万多平方米,发掘战国至明清墓葬1100余座和多处大型建筑基址、道路、窑址等遗迹。特别是汉代路县故城城址的发现,将副中心的建城史推进到2000多年前。文物部门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60处遗迹进行了整体保护,汉代路县故城城址将建设考古遗址公园。
河北雄安新区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雄安新区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家文物局积极指导做好雄安新区建设中的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目前,雄安新区中期发展区200平方公里文物调查工作全部完成。南阳遗址考古工作获得重要发现,调查新发现遗址周边10处同时期文化遗存,形成以南阳遗址为中心、面积约18平方公里的东周、汉代遗址群,为确定南阳遗址性质和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资料。容城、安新、雄县三县范围内战国燕南长城全线踏查工作完成。
冬奥会区域文物保护展示工程: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太子城遗址,经初步考古调查确认是一处辽金时期的城址,面积达14万平方米。为配合2022年冬奥会相关场馆设施建设,考古人员对遗址进行了全面考古勘探和发掘,进一步了解遗址的分布范围及布局,掌握了太子城遗址的性质。目前,国家文物局正指导河北省文物局,并积极协调奥组委等有关建设单位,推进对太子城遗址的整体保护,做好展示利用工作。
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保护工程:2014年,国家文物局选取27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开展整体保护利用工作。三年多来,中央财政投入传统村落文物保护经费13.2亿元。目前首批51个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项目已基本完成,第二批100个项目正在推进,2018年将启动第三批119个项目。
三、关于古籍保护工作
古籍是我国古代文献典籍的简称。现在常见的古籍主要指书写、印制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包括汉文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
为加强古籍保护,文化部牵头于2007年开始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该计划通过对古籍进行全面普查,实行珍贵古籍分级管理和保护,加强古籍修复和基础实验研究工作,推进古籍数字化建设,整理影印出版珍稀古籍善本,宣传推广古籍知识,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古籍保护专业人员,逐步形成完善的古籍保护工作体系。
截至2016年底,推动122家收藏机构整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通过“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收录并发布古籍数据40.6万条、413万册。报请国务院先后公布5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2274部)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180家)。命名山东省图书馆、宁波天一阁博物馆等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建立修复室247个,累计修复古籍超过270万叶。推动1000余家古籍收藏单位完善库房管理制度,改善古籍存藏条件。整理出版《中华再造善本》及续编、《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等,启动实施《中华续道藏》《大藏经》《中华医藏》等重大整理出版项目。持续推进“中华古籍数字资源库”建设,完成数字化古籍4万余拍,向社会发布古籍数字资源2万余部。举办专题展览、公益讲座、互动体验等1100余场次,向公众普及古籍知识。完成北美10家古籍收藏单位古籍目录数据收集工作,建立了“海外古籍登记平台”,累计登记数据40万余条。举办古籍普查、修复、碑帖编目等培训班172期,培训学员8801人次。
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一)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经文化部批准设立的,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的特定区域。
目前,文化部先后批准设立了闽南文化、徽州文化、热贡文化、羌族文化等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涉及福建、安徽、青海、四川等17个省(区、市),覆盖10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国19个省(区、市)也设立了范围有大有小、特色鲜明的146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部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经费共计6.8576亿元,支持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了151个非遗综合性传习中心、287个非遗传习点。对晋中、闽南、热贡、羌族等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组织开展了第三方评估,将评估报告向社会公布。
下一步,文化部将继续完善生态区建设管理机制,深入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形成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
文化部、教育部共同实施的面向非遗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的专项培训计划,旨在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高校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帮助传统工艺类传承人和广大从业者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增强传承后劲,扩大传承队伍,提升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实现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同时,支持相关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
2017年,78所高校完成研修、研习、培训196期。一些学员成为当地非遗传承领头人,出现了“培训一人,带动一片”的现象。培训项目以传统工艺为主,涉及织绣印染、陶瓷、金属工艺、漆艺、建筑营造、家具制作、编织扎制、剪纸、年画、笔墨纸砚等众多门类,2017年起,扩展到传统表演艺术、民俗、中华老字号等项目领域。该计划已成为非遗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
下一步,文化部将继续深入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扩大覆盖面和参与范围。
(三)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3月转发《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计划》是国家在新时期对传统工艺振兴进行的一次总体部署,旨在发掘和运用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计划》提出了人才培养、行业扶持、市场拓展、技术攻关、理论研究、普及教育、交流合作等10项主要任务和4项保障措施。
建立传统工艺工作站是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一项重要措施。传统工艺工作站是由各级文化行政部门支持,企业、高校、社会组织或有关单位和地方政府建立的开放性平台,旨在帮助传统工艺项目所在地企业和从业者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目前,文化部已支持在新疆哈密、湖南湘西、贵州雷山、青海果洛、安徽黄山、广东潮州、浙江东阳、山西忻州、湖北荆州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由雅昌文化集团牵头建设,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5000余名绣娘参与了不同层级的培训,参与团队设计出798款运用哈密元素的刺绣新产品,下达绣片订单3.2万份,绣娘人均增收1500元,技术熟练的绣娘增收超过3500元。同时,上海大学、浙江杭州市拱墅区、广东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也设立了传统工艺工作站。
下一步,文化部及相关部门将继续组织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完善传统工艺振兴目录,落实具体扶持和振兴措施,进一步发挥工作站在传统工艺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力争到2020年,使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再创造能力、行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从业者收入以及对城乡就业的促进作用得到明显提升。
(四)戏曲传承发展
为促进戏曲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2017年起,文化部实施戏曲振兴工程。其中,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于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进行,全面摸清了我国地方戏曲剧种现状。“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每年选出100名知名戏曲表演艺术家,以“一带二”的方式,向200名学生传授200出经典折子戏,目前已培养青年演员500多人次。戏曲人才培养“千人计划”已培训戏曲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专业人才350人。京剧“像音像”工程已录制完成京剧剧目近80部、优秀昆曲传统折子戏200个。剧本扶持工程资助近40部戏曲剧本创作,戏曲剧本孵化计划支持100余个孵化项目。举办中国京剧艺术节、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等活动,为各戏曲剧种搭建了展演展示平台。加强校园文化文艺建设,开展戏曲进校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