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传统节日文化如何“活”起来
    2017-02-24 10:32:20    来源:中国文化报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灿烂辉煌、内涵深厚。许多传统文化跟节日结合在一起,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七夕、中秋节等,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一整套特定的仪式,包含了特定的文化内涵,承载着国人的生产生活理念、感情寄托和审美追求,并与诸多种类的传统文艺形式相关联。可以说,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特别重要的载体和最好的传承时机。
    而传统文化的式微跟近年来传统节日受冷落一定程度上有直接关联。有些人觉得传统的节日过得没趣味,很多年轻人热衷于过圣诞、万圣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加之商家炒作推波助澜,洋节大行其道。让传统节日文化“活”起来、“火”起来,重新唤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热情,是传统文化“活”起来并传下去的关键。
    传统节日文化底蕴深厚,节日活动也曾非常丰富。如春节,人们要清扫掸尘,送灶迎神,贴对联、门神,除夕要沐浴更新衣,家人围炉吃年夜饭,发压岁钱、守岁,初一要迎神纳福、拜祖宗,给亲族拜年。人们用燃放爆竹来祛除邪秽、迎接吉祥新年。并且各地春节也有特定的节日美食。
    此外,舞龙、舞狮、旱船、花车、高跷、抬阁、秧歌、杂耍等各式各样的民间游艺项目也竞相上演,形成闹元宵的民间艺术表演高潮。其中,赏花灯、对歌、赛诗、猜谜则是元宵节常设的活动,对热闹情景的描述自古便有,如唐李商隐佳句“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名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而清明节是感悟生命、追思先人的节日,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两大主题活动内容,各地过清明节也有特定的食品、丰富的活动,如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斗鸡、斗草、拔河、采百草等。端午节、中秋节以及各地各式各样的其他节日,都有深刻文化蕴含与别具特色的节日活动,正是这些使传统节日传承下来千百年不衰。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讲,节日变得寡瘦干巴,传统节日文化出现式微的情况。
    现在,我国已把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列入法定放假,彰显了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但已远去的节日习俗、传统文化很难马上“回来”。近年,各地政府为推动节日文化的传承发展做了不少努力,如在春节举办年味儿足的文艺演出,筹办书画展览,组织花灯会、诗歌会、猜谜、棋艺比赛等,对活跃节日文化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一些传统节日活动对百姓依然有较强的吸引力。因而,恢复传统节日生气、让其“火”起来,既可从传统活动中挖掘资源,也可以创新一批新的活动形式,使人们自觉自愿参与其中,传承弘扬节日传统文化。
    由政府牵头活跃节日文化,也需要注意:一定要避免自拉自唱、自演自看的一厢情愿的做法,不要为了宣传效果把一些活动“强塞”给节日。节日活动要以让人民喜欢、让人民想参与、让人民有共鸣为宗旨,如此才能为节日添彩,人们也会深谙传统节日的意义与趣味,对节日心生向往、趋之乐之,传统文化也能活跃发展、传承弘扬。所以说,真正把传统节日过好、过出意义,才能使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中国文化报 朱芹勤 2017年2月24日)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北京国博文化遗产研究院 010-59709888-658 京ICP备17043723号-1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gbwhyc.cn 技术支持:天下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