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事顺利——典藏中的猪文化
    2019-02-03 14:24:10    来源:中国文化报

  农历己亥年是猪年,按十二生肖的排位,亥猪居末位,是唱压轴戏的。以后又从子鼠开始,重新轮换。一谈起猪,总会联想起《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其形貌是猪首人身,细目长吻大耳,性格憨呆,虽能出力劳作,但有时懒散贪吃好色,耍些总会被金猴拆穿的小狡狯,颇具喜剧色彩,是引人兴味的小说人物,其形象广泛出现于戏剧、影视以及民间工艺品(年画、剪纸、木雕、泥塑)中,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猪八戒也是一位勇猛的战将,手握钉耙,协助孙悟空降妖除怪。这或许反映出成为被人圈养的家猪以前,野猪生性刚猛、遇敌勇斗的原本习性。在我国边疆古代少数民族文物中,常见野猪与虎豹等猛兽搏斗题材的作品,如内蒙古西沟畔2号墓出土的金带扣,图像为一猛虎与一野猪翻滚搏噬,难分胜负。云南石寨山出土的古滇族文物中,常见虎豹搏噬野猪铜饰牌,且多呈双虎双豹共斗一野猪。
  野猪虽凶悍,但与食肉猛兽不同,它杂食为生,习性较平和,非遭敌冒犯并不火暴凶残,且体硕肉丰,肥美可食。因此除成为人类捕猎的对象,又有进行人工驯化畜养的可能。在我国,至迟在距今5000年至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猪已成为饲养的家畜。向上追溯,更早的距今6800年至7500年的磁山、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已发现猪的遗骸。此后到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里,猪的遗骨数量日渐增多。在江南,从余姚河姆渡文化到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以及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等遗存中,都有家猪遗骨出土。另外还有出土于史前时期模拟猪造型的艺术品,如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猪形陶鬶,河姆渡出土的陶猪和陶钵所刻猪的图像。
  殷商时期,猪的驯养和饲育技术进一步提高,甲骨文已有一猪形在圈之中,反映已将猪养在圈中。圈养比放牧进了一步,使猪彻底脱离野生状态,限制在圈中,野性消退,整日饱食酣卧,更趋肥胖多肉。猪肉除供食用,也供祭祀,河南安阳殷墟武官村北地发现的祭祀坑,有的以整猪为祭品。到了周代,《左传》记述的“六畜”“五牲”“三牺”,三者中都有豕﹙猪﹚,表明猪是人们主要的供日用和祭祀肉食的家畜。“三牺”用于祭天、地、宗庙,为牛、羊、豕。在对当时王侯墓的考古发掘中,不断发现列鼎内祭品遗骸,例如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9件有曾侯乙铭的列鼎中,有6件中都有猪的遗骸,多是3个月到4个月龄幼猪。在荆门市包山2号楚墓的随葬竹笥中所遗存的猪骨骸,也都属于幼仔猪。这可能表明楚地喜食幼猪。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中,也有仿猪造型的青铜尊,如湖南湘潭出土的商代豕尊,还有山西西周晋侯墓出土的猪尊。
  喜食乳猪的习惯,西汉时江南地区仍流行,在广州南越王墓的铜鼎中发现过乳猪距骨。长沙马王堆1号西汉墓出土竹简遣策所记猪肉制品,取材有豕(成年猪)和豚(猪幼仔)之分,前者如豕酪羹、豕炙等,后者如豚羹。在汉墓中常常放置有陶猪模型,正反映养猪业之繁荣。陕西咸阳汉景帝阳陵从葬坑出土的陶猪,长嘴细目,硕腹低垂,乳头凸鼓,造型逼真。汉墓中还常放置猪圈与厕所连成一体的模型,养猪又积肥。同时,也有在安葬时,将死者手中的握玉雕成卧猪状。卧猪状握玉,六朝时更为盛行。六朝至隋唐,墓中随葬陶猪习俗久盛不衰。自隋代开始,又流行随葬兽首人身的十二辰俑,其中的“亥”俑,塑成袍服人躯、衣领中伸出长吻大耳的猪首,憨态可掬。这一传统的艺术造型,对后世的小说家有所启发,正是猪八戒猪首人躯造型的依据。
  “爆竹升天送狗岁,春花遍地缀猪年。”春节来临,意味着我们即将跨过狗年,迎来幸福、吉祥、团圆的猪年。祝大家在典藏文化中开启幸福猪年。(中国文化报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泓 2019年2月3日)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北京国博文化遗产研究院 010-59709888-658 京ICP备17043723号-1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gbwhyc.cn 技术支持:天下行网络